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網絡的快速發展,路面維護與提升工程日益成為保障道路安全與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環節。廈漳高速公路作為連接廈門與漳州的重要交通干線,近年來交通量持續增長,部分路段出現車轍、裂縫等病害,影響了行車舒適性與安全性。在此背景下,就地熱再生技術作為一種環保、高效的路面修復方案,被成功應用于該路段的路面提升工程中。
就地熱再生技術主要通過專用設備對原有瀝青路面進行加熱、耙松,摻入適量再生劑與新瀝青混合料,經攤鋪與壓實后形成新的路面層。這一技術的核心優勢在于實現了舊料的100%回收利用,大幅減少了石材、瀝青等原材料的消耗,并顯著降低了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與能源浪費。在廈漳高速公路的實踐中,工程團隊針對不同路段的損壞程度,科學調整了加熱溫度與再生劑配比,確保了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達到甚至超過新建路面的標準。
從工程實施效果來看,就地熱再生技術在廈漳高速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施工周期大幅縮短,傳統銑刨重鋪工藝需封閉交通數日,而熱再生技術僅需局部臨時管制,基本實現了“當日施工、當日通行”,極大緩解了交通壓力。工程質量得到可靠保障,再生后的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與耐久性均通過嚴格檢測,使用壽命預期延長8-10年。該技術還減少了約30%的工程成本與50%的建筑垃圾,體現了綠色公路建設的理念。
當然,就地熱再生技術的應用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對原有路面材料的均勻性要求較高,局部老化嚴重區域需輔以其他修復措施;同時,施工受天氣影響較大,雨季或低溫環境可能影響再生效果。未來,隨著智能溫控技術與材料科學的進步,這些問題有望得到進一步解決。
就地熱再生技術在廈漳高速公路的成功實踐,不僅為類似工程提供了寶貴經驗,也推動了公路養護行業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這一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將為實現我國公路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hengdaneng.com/product/904.html
更新時間:2025-11-13 22:41:25